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堂笔记(二)系统总线


第3章:系统总线

总线结构计算机举例

(1)面向CPU的双总线结构框图(不常用)




I/O总线和I/O设备之间用I/O接口连接。
缺点:访问主存须经过CPU

(2)单总线结构框图(不常用)




优点:访问主存无需经过CPU
缺点:传输数据时完全占用了总线,CPU无法工作。

(3)以存储器为中心的双总线结构框图




优点:传输数据时CPU仍然可以工作。

总线的分类

(1)片内总线
芯片内部的总线

(2) 系统总线/板间总线
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,包括三部分:

  • 数据总线:双向,与机器字长、存储字长有关
  • 地址总线:单向,与存储地址、I/O地址有关
  • 控制总线:有出有入
    出:存储器读、存储器写、总线允许、总线确认
    入:中断请求、总线请求

(3) 通信总线(很少)
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计算机系统与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,包括:

  • 串行通信总线
  • 并行通信总线

总线特性

  • 机械特性
  • 电气特性
  • 功能特性
  • 时间特性

总线结构

单总线结构




缺点显而易见,一个I/O设备就把系统总线给占了,所以引入了双总线结构。

双总线结构




将总线分为:

  • 主存总线
  • I/O总线

注意

通道不是一个端口,而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处理器。上世纪的术语翻译很容易误解人

三总线结构

三总线有两种形式
第一种形式:




DMA总线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传送
高速外设:指硬盘一类的I/O设备

第二种形式:




在扩展总线上挂一些慢速的I/O设备。

四总线结构




高速总线:搭载高速通讯设备
低速设备仍然通过扩展总线接口挂载到扩展总线上。

计算机系统的演变趋势

其实从总线结构的演变,也看出了计算机系统和操作系统的趋势:按照设备的速度进行分层管理;越靠近CPU的层级速度越快。

PCI总线结构




计算机系统至今仍在遵循该标准。

总线控制

计算机总线具有独占性,最多只允许一个发送设备在主线上发送信息(不过接收设备可以有多个)。所以要强调总线的控制权。

总线判优控制

用于确定按什么样的等级顺序确定哪个主设备能使用总线。
主设备:对总线有控制权
从设备:相应从主设备发来的总线命令。

链式查询方式




三根总线:

  • 地址线是单向的
  • 数据线是双向的
  • 控制线有入有出,但单根只有一根方向。

总线控制:
BS:总线忙
BR:总线请求
BG:总线同意

具体流程:

  1. I/O接口1想要占用总线,发送BR(总线请求)
  2. 总线为了判断当前总线是否空闲,接收BS(总线忙)
  3. 若BS=0,则总线发送BG(总线同意)至I/O接口0;
  4. I/O接口0发给I/O接口1;不断传给下一个I/O接口,所以叫链式查询
  5. I/O接口1收到BG后,发送BS=1,停止发送BR,开始占用总线。
  6. 在I/O接口1占用总线时,若其他I/O接口发送BR至总线控制部件,此时总线检测BS=1(总线忙),控制部件不响应BG,直到I/O接口1释放总线。

优点:

  1. 简单,只需要几根线就能按一定的优先次序实现总线控制
  2. 很容易扩充I/O设备

缺点:

  1. 对电路故障敏感,一个设备崩溃,后面优先级低的设备全部崩溃。
  2. 优先级别低的设备很难获得请求。

计数器定时查询




在总线控制部件中增加了计数器。

线路介绍:

  • 数据线
  • 地址线
  • 设备地址线

流程:

  1. I/O接口1想要占用总线,发送BR(总线请求)
  2. 总线判断BS,若BS=0,开始下一步
  3. 总线控制部件的计数器开始计数,通过设备地址线向各设备发送地址信号
  4. 某个设备的设备地址=计数值时,该设备获得总线使用权,此时终止计数查询。

优点:

  1. 循环方法,设备优先级相等
  2. 计数器的初始值可由程序控制,故优先次序可以改变。
  3. 对电路故障不如链式查询方式敏感(一个I/O设备坏了,不影响其他设备)

缺点:

  1. 控制线增加,不易控制

独立请求方式




在总线控制部件中增加了排队器。设备之间的优先级由排队器确定,按照设置好的顺序挨个查询。

线路介绍:每个设备都有一对这两条线

  • BG(总线同意)
  • BR(总线请求)

优点:

  1. 响应速度快
  2. 优先次序控制灵活

缺点:

  1. 控制线数量多,总线控制更复杂

总线通信控制

目的:解决通信双方协调配合的问题

总线通信的四种方式

  • 同步通信
  • 异步通信
  • 半同步通信
  • 分离式通信

同步通信

同步式数据输出



同步式数据输入



异步通信

应答方式:

  • 不互锁
  • 半互锁
  • 全互锁
不互锁半互锁全互锁
主模块发出请求信号后,不必等待接到从模块的回答信号,便撤销其请求信号主模块发出请求信号,必须待接到从模块的回答信号后再撤销其请求信号;但从模块隔一段时间后自动撤销其回答信号双方有两次锁定
不可靠 能够保证一对一通信;三次握手信号

声明:奋斗小刘|版权所有,违者必究|如未注明,均为原创|本网站采用BY-NC-SA协议进行授权

转载: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-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堂笔记(二)系统总线


Make Everyday Count